VAN ECK核能(二)
當石油高價不跌時,替代性最強也最實際的核能。卻此時創造出新的商機。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綜合外電
05/30 00:04

當高盛公司分析師上周表示油價可能來到每桶200美元時,預期多少民眾會對這項可能性感到惶恐。然而眾人的反應卻僅是聽天由命的喟然一嘆。

燃料價格無止境的漲勢,已讓消費者幾近絕望,憤怒也幾殆盡。眼睜睜望著油價突破了每桶130美元大關,逼近難以負擔的領域,眾人心中滿是無助,只想著是否又該重返馬車的時代了。

其實無助的感覺大可不必,辦法並非沒有。我們陷入今日的困境,主要還是因為幾任政府為了遷就政治,做出了短視的決策。只要願意解脫政治的束縛,問題大可迎刃而解。

實際上,要化解能源危機,一項可行的辦法早在1950年代,便一直都在眼前。這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也是取代煤與天然氣以生產電力的最有效替代品。目前這項能源生產的電力,尚不及美國電力生產的20%。根據2006年的數據顯示,以煤生產的電力居大宗,佔48%。日益昂貴的原油與天然氣約佔22%。而這三項產品均是可以替代的。

在法國,除了美酒與乳酪外,值得一提的所餘不多。但是如果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地區住上一陣子,便可感受到那裡的空氣清新,電力更是便宜,其中有75%的電力均是出自核電廠。

這些核電廠大多建於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之後。因為法國原油幾全仰賴進口,能源危機使得法國經濟跌落了谷底,如今美國原油也有一大部份係仰賴進口。

核能不會產生燃燒煤所造成的空氣污染,核廢料也可回收利用。只是當年短視的卡特政府因為擔憂核能恐怖主義,禁止了核廢料回收再利用。

雖然這項禁令已經解除,恐懼的心理卻仍在作祟。在美國,對破壞安全的非理性擔憂,成了反對核能的最主要的因素。

車諾比爾與三哩島事件--前者造成36人死亡,後者並未造成傷亡--讓美國人記憶猶新,也讓風險觀念遭到扭曲。

美國人寧可忍受其他燃料帶來的健康風險與環境破壞,也要避免1979年珍芳達主演的電影「中國併發症」所描述的那般核子災難。其實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核子災
難,發生的可能性根本微乎其微。

人們往往會將核電與核彈連結在一起,也見識過輻射對人的可怕,總認為核能可能比傳統電廠可能造成的火災,毒瓦斯與污染更為糟糕。

由於人們對核能的認識不多,恐懼感因而更為加深。當年的車諾比爾災難燃燒達五天之久,災情為之加重,至今人們仍將核電廠的冷卻塔視為危險的象徵。其實核電廠燃燒達五天之久的情況,絕難再度發生。

那麼核能就沒有其他缺點了嗎?當然有。核廢料需要有儲存的地方,卻沒有人希望放在自家後院裡。

然而,在能源危機聲中,就不得不在能源獨立與核能的缺點做出抉擇。隨著油價已高不可攀,人們終將停止購油,應驗高盛公司分析師所稱的「需求毀滅」。最終,大多人會發現,我們已別無選擇,也已負擔不起恐懼感了。 


http://news.cnyes.com/dspnewsS.asp?fi=\NEWSBASE\20080530\WEB1&vi=35693&date=20080530&time=00:04:47&cls=index2_totalnew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s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