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7-05-28 記者:陳良榕

在巴菲特轟動全球的熱鬧股東會背後,蘊藏了一個更值得全球投資人關注的大訊息——股神要在全球大肆搜尋併購標的了!

隱居在美國鄉下,以低調著稱的美國「股神」巴菲特,近來反常的出盡鋒頭。他首先在去年捐出破紀錄的價值四三○億美元股票給慈善基金,成為史上第一大善人。不久前,這個今年七十六歲,與張忠謀同年的白髮老先生又興致勃勃的玩起「誰是接班人」真實版,宣布公開徵求接班人。除了這些「花邊」,最讓台灣讀者訝異的是,兩個月前巴菲特擔任董事長的柏克夏公司公布二○○六年年報,竟揭露出四五三○萬美元的台幣匯損。而且巴菲特還表示,將「持有並持續買進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洲貨幣。」

股神重回外幣市場看中哪「一種外幣」?

五年前巴菲特進入外幣市場的消息曾震驚世界,主因是他看衰美元,但自從○五年放空美元虧了十億美元後,巴菲特就把原先擺在外幣的二百億美元賭注大幅降到去年的五十億美元,他更在對股東的公開信裡宣布,柏克夏將要淡出外幣市場。但在當年五月初的股東會結束後幾天,他在一家瑞士報紙採訪時卻又說,正對「一種外幣」積極加碼(但仍重申,柏克夏整體而言已不在外幣市場活躍),至於是哪一種?他保持神祕的說:「答案明年會揭曉!」以柏克夏四六○億美元的手中現金,當真動見觀瞻,這消息引起外幣市場一陣騷動,《金融時報》便寫著:「巴菲特『令人訝異的 』重回外幣市場」,該報訪問的分析師推測,以巴菲特的穩健作風,這「一種外幣」應該不會是高風險的新興市場貨幣,若在世界主要貨幣擇一,可能性最高的是近來頻頻走跌的日幣。依此推測,這「一種外幣」是台幣的可能性極低。

近幾年巴菲特甘冒「不愛國」的指責,以外幣投資作空美元,卻換來有點跌跌撞撞的結果,實在有損他的一世英名。英國的《觀察家》便寫著:「已經有人放話說巴菲特不行了。」但巴菲特看衰美元其實是對美國經濟的「愛之深,責之切」,他一直在各個場合大聲疾呼,美國貿易赤字持續膨脹,加上美國人「挪用未來」的消費習慣,正把美國人的財富以驚人的速度向外部世界轉移,如果美國朝野不大力改革,「(未來美國經濟)軟著陸將只是一廂情願,」他寫著。

其實看空美元的因應對策有許多種,直接在瞬息萬變的外幣市場操作,實非柏克夏所長。巴菲特和他左右手芒格稱霸股市多年的關鍵,是這兩個加起來有百年操盤經驗的「人精」能迅速洞悉一家公司、負責人內在的能力,做出「價值投資」,但如何將這法寶結合美元下滑的大趨勢?巴菲特有了答案,就是投資或者直接併購收入以外幣計價的公司,可能是海外營收占多數的美國公司,或者外國公司。這個思路轉折,也是柏克夏近年來投資大陸的中國石油以及韓國浦項鋼鐵(而且大賺)的主因。柏克夏並在去年首度併購外國公司,以四十億美元買了以色列公司ISCAR的八成股份,稱為是「全年的高潮」。

股神挖寶術飽受私募基金威脅

或許大家被巴菲特「股神」的名號所惑,常忘了投資起家的柏克夏近年來的成長重心已經轉為併購公司,包含保險公司General Re、私人噴射機公司和冰淇淋公司Dairy Queen在內,整個集團已達七十三家公司,營收達到九八五億美元。但因巴菲特過去併購的步伐從未走出國外,製造金屬切削工具的ISCAR是破天荒第一家,巴菲特並在年報花了半頁詳述整個「感人」過程,從素未謀面的ISCAR創辦人主動找上門,然後柏克夏一群主管到以色列參觀後大為讚歎的「完美結局」。顯然巴菲特以他著名的文筆,向全世界的績優公司做出邀請:「來吧!我們是個溫馨的大家庭。」他並在文中傲然的提了無數次,「我們是最佳買主」(Buyer of choice)。因為併入柏克夏集團的公司向來能保有極高的獨立性,幾乎不需改變原先的經營方式,還能得到柏克夏超深口袋的財務支援。也因此柏克夏過去的併購幾乎無往不利。
這樣的溫情訴求,顯然是為了要與唯利是圖的私募基金併購做出區隔。巴菲特這幾年的最大難題就是:手邊錢太多,值得投資的公司太少。柏克夏去年的投資報酬率為一八‧四%,這數字雖然不錯,但仍略遜於柏克夏過去四十二年輝煌歷史的平均值二一‧四%。巴菲特甚至曾暗示,如果再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也只好打破他四十年的死規定,頭一遭把現金發回給投資人了。在巴菲特眼裡,罪魁禍首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私募基金,諸如KKR、黑石、凱雷等,它們挾著不遜於柏克夏的雄厚資金,接連演出數百億美元的超大併購案,不但震驚世人,也把容量有限的併購市場行情炒得水漲船高。更糟的是,私募的「黨羽」已經縱橫全球,任何有價值、有出售可能的公司都被挖掘出來,讓巴菲特再也沒有辦法像過去一樣,悄悄的挖出無人知曉的寶貝。在去年的股東會,他與芒格輪流開炮,痛批私募只會把標的物價格炒到離譜,還收上高得離譜的手續費—平時二%,完成新交易則為二○%。

買了新台幣,會不會買台灣股票?

但兩位老先生罵完,似乎也無計可施,在今年的股東會,巴菲特顯然已決定要與私募一較長短。他宣布將進行超大型的併購,可能高達四百億到六百億美元,甚至連他手邊四百多億美元的現金都不夠的併購。一個基金管理人在《華盛頓郵報》訪問時說,「他等於爬到屋頂高喊,給我大買賣!沒有什麼我買不起的!」
可以確定的,未來幾個月間,全世界都將屏息期待巴菲特的多項新併購。現在讀者們該會好奇,既然私募基金已經在台灣動作頻頻,那巴菲特的眼光會不會掃到台灣企業呢?其實柏克夏的年報上已明確列出併購企業挑選的準則,除了好的管理、好的獲利能力外,還有兩個很具體的條件:一、稅前盈餘至少七千五百萬美元(二四‧八億台幣);二、簡單的生意模式(巴菲特強調:如果包含很多科技,我們看不懂!)明眼人應該可以看出,這兩個條件交集,有資格的台灣企業只怕屈指可數了。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528/39/f1ka.html?type=new&pg=1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528/39/f1ka.html?type=new&pg=2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70528/39/f1ka.html?type=new&pg=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s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