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案例說到很多人的心坎內。
講真的,一般普通人可能想說辛苦賺錢補生活費都不夠了,怎還會想作投資的動作。
但真的,如果沒辦法從薪水之外去賺取更多錢的話,會沉沒於更低階層的M級社會當中。

看一下這案例,想想更多心情吧,也許你也是其中一員的。

我先生是白手起家的台商,從事自動化機械設備的生產製造,目前在台灣、深圳、昆山都有工廠,在香港也有設立公司。當初是我們夫妻和少數股東一起創業,他負責技術製造,我協助海外業務。十年前,兒子出生後,我就全職在家帶小孩。

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和小孩住在台北,我先生則不定期往返兩岸三地,經營生意。我先生是家裡唯一的收入來源,每個月會固定匯10萬元到我的戶頭,而他不在台灣時,還會多給2萬元做為零用金。因此每個月我可以運用的錢約10萬元至萬元不等。

這筆固定的「月薪」,我可以全權支配,除了支付家庭基本生活開銷2萬元,子女教育費用1萬6,000元,醫療費用4,000元之外,每個月的固定支出還包括給娘家媽媽1萬5,000元的孝養金、資助因病在家長期療養的姊姊每月1萬元,扣除上述的固定開銷後,每個月還會剩下3萬5,000元。

不信任理專 2,500萬元寧放活存

這些剩下來的錢,我會拿去投資。像是今年初,幫小孩各買了1張投資型保單,每個月各提撥1萬元,放入小孩的投資型保單基金帳戶中,希望這筆錢慢慢累積,做為他們以後的教育基金。此外,還會固定提撥1萬5,000元,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其餘的錢就放在活存的帳戶裡。

這十年來,公司的經營慢慢步上軌道,發展也不錯,所以我們的累積資產也一直在穩定增加。去年我們還清名下三筆房屋貸款,公司也沒有負債。我先生每年年初都會匯款約500萬元到我的帳戶,當作是「年終獎金」,目前這筆錢已經累積約2,500萬元,我分別存在3家不同的銀行活存帳戶裡,但是都沒有進一步運用。

因為過去和銀行理專往來有不愉快的經驗,像是他們強力銷售連動債、外幣存款等,都不會主動告知這類商品可能潛在的風險,讓我不願意再將資金放在高風險的投資商品上。至於一般的基金投資,常常報酬率才剛達到10%理專就會不斷勸你先獲利了結再轉換其他標的目的只是因為他們要增加手續費收入

不過,我最近開始擔心明年初的年終獎金是否會無法存入?因為我看到報紙上寫,最快明年境外及港澳地區所得將計入基本所得課稅,我先生正在考慮是否要到國外開戶,以便將大陸的收入直接匯到國外,不用匯回台灣,希望這樣可以省下不少的稅金。不過如果要到國外開戶,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可靠的開戶管道,才能夠妥善管理境外的資金呢?

另外,我們希望14年後,也就是兒子滿24歲時,就將公司交由他接班,也希望到時候已經累積了1億元的退休金,可以放心退休,不過我們夫妻都不喜歡有高風險或是太麻煩的投資方式,不知道有沒有適合的懶人投資法,能夠幫助我們及早累積退休金?

專家建議

環球財富規畫顧問公司董事
徐國明、陳昭玟

階段式節稅規畫 信託保資產

從Ruth提供的資產狀況來看,其實要在14年後累積1億元的退休金,難度並不高。反而我們認為,Ruth一家人最需要的應該是節稅規畫。因此我們針對現有的資產內容提供短、中、長期的節稅建議:

〈短期建議〉選擇具有分離課稅好處的固定收益商品

目前的現金存款若以活存利率計算,就已經超過每人每年度27萬元利息所得的免稅額度,雖然可能要繳的稅金不多,但是只要選擇具有分離課稅效果的投資工具,分散現金部位,就能夠省下不少稅金。

像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REITs)採用的分離課稅稅率是6%,一年期的債券附買回交易(RP),分離課稅稅率是10%,這些商品產生的利息收益,都具有節稅的效果。不過,這類商品的缺點在於投資報酬率都不高,例如目前國內發行的REITs,年報酬率約在4%~6%,而RP的年報酬率更低,只有3%,只能產生保值與保本的弁遄C

〈中期建議〉開設海外帳戶,有效分散資產
至於Ruth擔心境外所得將被課稅,則需要進一步釐清。台灣的綜合所得稅採取「屬地主義」,也就是只對中華民國境內的所得課稅,海外所得目前享有免稅,但是最低稅負制實施後,海外所得預計將在明年納入個人所得稅計算。不過,對於「境外所得」的定義,Ruth每年可獲得由先生匯入的「年終獎金」,並不是一般勞務薪資,但是還是有可能被納入夫妻合併申報的個人所得稅中。

建議Ruth若要到海外開設帳戶,可以香港為首選,一來方便先生移轉資金,二來香港各種制度比較完善且穩定,至於以後Ruth要做任何遺產贈與稅負或其他規畫,則可再考慮其他國家。

〈長期建議〉進行贈遺稅規畫
最後則是所有高資產人士都該考量的,也是未來一定會發生的稅負——遺贈稅。台灣遺產稅稅率高達50%,目前Ruth總資產金額高達近5,000萬元,如果一旦發生不幸,有一半資產須繳給國稅局。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建議Ruth可以和先生商量,將資產移轉給子女。每年夫妻兩人可以個別贈與給子女總額222萬元的免稅贈與額。採取漸進式的資產移轉,將會累積可觀的節稅金額。

在考慮資產移轉的同時,建議Ruth應該要有「資產保全」的觀念,可以利用完整的信託規畫,將家庭資產和公司資產區隔,這樣做的好處有二:首先,假設日後不幸公司發生風險,出現財務困難,家庭資產有信託機制的保護,不至於受到牽連;此外,在逐步移轉資產給下一代的過程中,信託架構還具有監督的弁遄A可以確保資產的傳承。


我順便補充說明。
從最低稅負制開始執行始,每戶的保險金額除了醫療、意外方面的理賠金外,都不能超過3000萬以上,否則會進行課稅。
以及,父母親當「要保人」的名義,轉入資金給小孩時候,也必須計入每人111萬/年的贈予金額內。
然後,更有人因此藉著投資型保單名義,規避海外投資的課稅問題。這真的只能說,請照原始保單的設計,在金額皆設保險帳戶底下,買足保險保額,不然隨時有機會被反將一軍,因為被查出刻意避險的嫌疑。
然後,我還是會建議「運用投資型保單的免費轉換手續費」的設計,在此帳戶內作有效的轉換以及規劃風險的設計。
這份SMART的雜誌的案例分析,其實講的內容有點歷史性的久,REITS這次股災風險當中,反而是跌的最深的一檔基金,「投資還是重乎於平台的彈性跟靈活性」。
真的,好的工具會運用的人,真的很厲害。好好思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s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