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無上限理賠醫療險,停售之後,面對新出生人口以及大學畢業後,開始擁有自己的謀生能力的新鮮人,該怎麼作自己的醫療及各方面的準備跟規劃呢??
下列是我目前的看法,供各位參考。
以大部份的民眾而言,應該都趕在停售之前,購買到「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險。
但如果剛出生,或者在當下並沒有這樣能力購買的民眾,甚至有的根本忘記買的人,那是否代表以後購買到的保險就沒意義可言嗎??

先回歸原點的想法,買保險的意義何在!?
「有錢人不需要保險,保險是給窮人買的」 這句話不知有沒人聽過。很刺耳但卻道出很大的差異處。
為什麼有錢人不用買保險的,因為他們不需要考慮醫療費用,不用擔心這些開支會造成他的負擔。對他們而言,買保險只是為了「保留資產」、「稅負規劃」罷。
那麼,我們的重心是否在於「風險的準備」以及「創造自己的財富」而作準備的。

那,「創造財富」我們都很清楚,靠投資靠薪水的累積,逐漸增加,可是財富的累積並不是短時間可以創造出來,它需要時間的累積以及複利效果的增加,這相信非常多人都很清楚此狀況。

而風險的準備又該怎麼著手??
端看眼前所擔心的事??會是什麼?? 
1。) 假如,我如果沒辦法上班,沒薪水進帳時,誰來幫忙我??
2。) 假設,當這個家庭少了我的工作的薪水時,誰來幫忙我照顧家庭??
3。) 假如,龐大醫療開支之下,如何準備費用,誰來幫忙我準備這些醫療費用呢??

那我可以幫忙你的是,將這些風險因素歸給保險公司來承擔,將這些擔心由保險公司來吸收。
可以這樣選擇。「帳戶型醫療險」以及「實支實付醫療險」來作準備。

過去的傳統觀念,總是對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並沒有任何好觀,但是否有真正思考過一個想法,「有限的預算之內,如何達到最高的醫療缺口的補足」。

是問,購買「日額1000元的終身醫療」住院一日可以理賠1500元的理賠金,那麼是足以補償自己薪水收入。但是,醫療費用能補償的過去嗎??

簡單的雙人病房或者大型醫院的病房費,少則2000,高則3000以上的費用,是問,剩下的差額又該從何補起呢??

那麼,有限費用,大額的補償津貼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是否就正是補足此缺口作用所在。

假如,當年紀大時,可能55歲退休年齡到達或者照目前退休年齡60歲達到時。
擁有,上千萬或者更高的退休金時,你還會擔心所謂「窮人要買保險」這問題嗎??
反而你是身為「富人需保險幫忙作節稅」。

進一步來探討,「帳戶型醫療險」的差異。
帳戶型,其實說穿了,是針對保險公司作風險控管動作,假如說,保險公司如果因為大量的「無上限」型理賠金,拖垮保險公司的情況時,是問??又該由誰來承擔後續問題??

所以金管會要求起此項風險控管。
但是,又該怎麼挑起「帳戶型醫療險」呢?

主要分為2種,「無剩餘身故金」以及「有剩餘身故金」:
帳戶型醫療險就如同壽險主約的功能存在。它不需要多再購買壽險主約的要求,同樣的也針對身故理賠金作不同的管理。

「身故金的計算」是由一開始所約定好的理賠金額扣除掉已經理賠用去的額度後,剩下來就是最終的身故金。

那麼,可能有人看到此開始詢問起:「該買哪一種的才最好」。

我會先問一下,你是想買什麼為重,身故理賠的重要呢??還是醫療保障的重要性??

當然,如果說沒有任何壽險的對象,我會建議找有「身故理賠金」的帳戶型醫療險作為綜合準備。

可是,有很多人已經有壽險,甚至年收入40萬的人已經購買至500萬的保障,那麼我會挺建議準備「純醫療險」的方式作為預算以及最大經濟效益作法的。

以遠雄的醫療險為例。
30歲男性,年繳費用是:13,090。 -->總理賠金到250萬。
這樣的設計之下,擁有更多的空間去作投資理財的準備,以及更針確的把錢花在刀口上的使用。
搭配上富邦的實支實付醫療險,20個單位數。換算出來,每次住院費用最高可達88萬理賠金下。
那麼,住院開刀的大筆醫療費用有所著落,更甚至有更多的預算空間作投資理財的規劃準備。
加上,以投資型保單作高保障以及財富的累積,達到短、中、長期的各項準備動作。
那麼,還會考慮到未來的市場變化所給自己的困擾嗎?? 自然有所解答的。

附帶提一件事,購買投資型保單最重乎於「投資平台」 。請相信我的專業,不要為了選擇可以比較低的附加費用或者可以還本金之類的設計,而乎視了這還是帶有投資角度的立場,怎麼挑選安全可靠的平台,才是真正的「理財」而不是不顧性命的「投機的投資」。

提個例子。「澳元貨幣型基金」,是針對投資於澳元定存拿取等同於定存利息的投資標的,換算出年報酬率是「5%」的情況。
那麼,有人想問我,這又代表什麼?? 我問大家一下,股票大多頭,大賺錢時,你會不會投資在股票市場內?? 會。
那麼,如果經濟變差時,錢會跑去哪?? 銀行、定存。為何呢?? 為了賺高一點利息,為了少一些危險性。
那答案就是如此的,與其在於害怕投資的得失問題,倒不如挑選良好的平台,隨時可以從股票市場轉換到「定存的貨幣基金」當中,作為安全性準備。
這樣,有沒有回答到很多人面對投資型保單的恐懼所在。 希望有所解惑。

以上的分享,希望能互相擁有收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s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